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生长期大型动物实验,考察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随脊柱生长的自动滑动性能及其对脊柱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12只3个月龄幼山羊随机分为少锚定点组、多锚定点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X线片、三维CT重建测量各组脊柱生长和环式椎弓根钉棒系统的滑动情况.实验结束后取手术节段脊柱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各实验组三维CT重建及大体标本观察见椎体结构良好,发育正常;少锚定点组L5~T10脊柱生长长度为平均43.0 mm,钉棒滑动41.2 mm;多锚定点组L5~T10脊柱生长长度为平均43.5 mm,钉棒滑动39.4 mm;空白对照组L5~T10脊柱生长长度为平均40.9 mm.结论 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能够随脊柱生长而实现钉棒间的滑动.  相似文献   
2.
The roles of ADAMTS‐7 and ADAMTS‐12 in disc degeneration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exam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ADAMTS‐7 and ADAMTS‐12 in the endplate cell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and to see whether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of endplate. Sixty‐four degenerated lumbar endplat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categorized as type Modic I or II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12 nondegenerative specimens as control (vertebra burst fracture patients without degenerative change in MRI)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The expression of ADAMTS‐7 and ADAMTS‐12 was examin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RNA expression of ADAMTS‐7 and ADAMTS‐12 was observed in the endplate cells in degenerative discs compared with nondegenerative discs.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 levels of ADAMTS‐7 and ADAMTS‐12 had the same expression patterns. Moreover, ADAMTS‐7 and ADAMTS‐12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ol II, Sox9, and Col X the marker genes for chondrogene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AMTS‐7 and ADAMTS‐12 appear to be potent negative regulators of endplate cartilage development. © 2012 Orthopaedic Research Societ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Orthop Res 30:1238–1243, 20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截骨矫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截骨矫形术治疗1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其中18例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男1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25~56岁,平均36.8岁;术前后凸Cobb角57°~96°,平均76.3°;患者术前ASIA分级均为E级。回顾术中操作情况,分析术后发生神经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后凸Cobb角为19°~38°,平均27°;获得截骨角度31°~76°,平均49.3°,外观得到明显改善。3例(2.4%,3/126)发生脊髓损伤,其中1例在T12截骨处产生矢状面移位,术中经调整上下螺钉高度和预弯棒角度,重新恢复截骨处的矢状面排列后患者无异常;1例截骨闭合后椎管狭窄导致脊髓受压,重新减压后患者随访无异常;1例术中发生医原性颈椎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复位固定后6个月随访时ASIA分级为B级。15例(11.9%,15/126)发生神经根损伤,其中2例为截骨闭合时L3神经根受到挤压,1例为L3椎弓根置钉失误所致,以上3例患者表现为股四头肌乏力;其余12例表现为相应神经根区域皮肤麻木,主要原因是截骨时神经根受到过度牵拉,截除椎弓根下壁时过度激惹神经根;经脱水、神经营养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神经损伤是截骨矫形术中灾难性并发症。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特点,避免截骨端发生位移,截骨处充分减压,正确摆放患者手术体位,能够有效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锚钉联合腓骨短肌腱加强跖肌腱覆盖治疗激素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锚钉联合腓骨短肌腱加强跖肌腱覆盖治疗激素性跟腱断裂患者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1—68岁,平均(46.80±2.83)岁。术后观察并发症的情况,踝关节活动范围和末次随访患足连续的足跟抬起和单腿跳的个数。跟腱功能恢复情况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一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1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12—1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跟腱再断裂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足踝关节活动范围(54.5±6.3)°,与健足(56.8±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9,P=0.336);患足可进行10个连续的足跟抬起和单腿跳。术前AOFAS评分(67.3±7.6),与术后(95.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7,P-0.000),患足功能评分95.5±7.6,与健足98.5±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P=0.349)。跟腱功能恢复情况:优9例,良1例。结论:锚钉联合腓骨短肌腱加强跖肌腱覆盖治疗激素性跟腱断裂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钛网异体松质骨植骨结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YG  Wang Y  Liu ZS  Xiao SH  Liu BW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0):1217-1220
目的 观察钛网容纳异体松质骨植骨结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放射学结果。方法 自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9月采用钛网容纳异体松质骨结合钛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 ,共 98例 ,其中随访 6 4例 ,平均随访时间 (15 2± 1 7)个月。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 ,依据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 4 8h内拔出引流条 ,无一例出现伤口或深部感染 ,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JOA评分从术前的 (11 6± 1 8)分提高到 (16 0± 1 2 )分 (P<0 0 5 ) ;Nurick分级从术前的 (2 7± 0 7)级改善到术后的 (0 7± 0 8)级 (P <0 0 5 )。X线检查证实钛网无移位、脱落、下沉 ,钛钢板及螺丝钉无移位及松脱。术后 5个月 ,钛网后方开始出现新骨 ,最后随访融合率为 95 %。结论 采用钛网容纳异体松质骨同时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 ,短期随访观察证实能够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病例1 患者,女,46岁,办公室职员,因“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1年”入院。患者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肩关节外展上举时疼痛、交锁,肩关节活动受限,1年来症状多次出现,无低热、盗汗、晨僵及多关节疼痛等症状。既往无肩关节外伤史。查体:右肩关节无明显肿胀,局部皮肤温度不高,无明显肌肉萎缩;右肩部大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行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前后影 像学参数与主观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2004 年1 月至2010 年3 月, 对收治的38 例无脊髓神经症 状与体征、双髋活动良好的AS 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 行后路单节段或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形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男24例, 女14 例;年龄22~57 岁, 平均35 岁。测量AS 患者矫形前后身高、颌眉 角、屈膝角、全脊柱后凸角(Cobb T1~S1)、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tle, PT)、 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 记录患者矫形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脊柱侧凸研究会-22 项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 SRS-22)评分。分析矫形前后外观、影像学参数及主观评分变化;控制影响患者个体差异的因素, 将影像 学参数及主观评分行偏相关分析。 结果 患者矫形后外观、生存质量、活动能力、心理状态趋于正常; Cobb T1~S1、SVA及骨盆位置性参数(PT、SS)显著改善。矫形前Cobb T1~S1、PT、SS、SVA 与ODI 行走、站 立分项呈偏相关。矫形后PT、SS 与ODI 总分、行走、站立呈偏相关, 但Cobb T1~S1、SVA 与ODI 总分、行 走、站立不呈偏相关。 结论 骨盆后旋状态导致AS 后凸畸形患者直立活动能力下降, 确保骨盆中立位 是矢状面平衡重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目的:比较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后的各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2000~2003年的168例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选择可能常见或少见的危险因素,确定患者从术后至出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早期并发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早期并发症的影响,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0.8%的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病程长短对其影响较大;其中16.1%为非感染性手术并发症。病程和手术时间不同者差异有显著性;1.2%为感染性并发症,7.7%为其他医疗并发症,1例在住院期间接受无计划的二次手术,无院内死亡。手术持续时间过长和病程超过1年者被确定为危险因素,手术持续时间过长OR值为1.5,病程超过1年者OR值为2.8。结论:病程超过1年和手术时间过长者容易出现前路颈椎手术早期并发症,其危险性成倍增加。应努力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过于繁琐的手术操作。尽量采用如异体骨移植等减少术中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异体腓骨移植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Zhou Y  Wang Y  Bai X  Liu Z  Xiao S  Liu B  Lu S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63-365,I003
目的 探讨冻干异体腓骨移植替代髂骨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8例采用经颈椎前路减压冻干异体腓骨移植融合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平均随访 (9 5± 3 4 )个月 ,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 ,颈椎正、侧位及屈、伸侧位X线检查判定融合效果。 结果 JOA评分从术前的 (12 5 4± 1 6 2 )分提高到 (16 0 7±1 13)分 (P <0 0 5 ) ;Nurick分级从术前的 (2 4 6± 0 4 3)级提高到术后的 (0 72± 0 37)级 (P <0 0 5 )。经X线检查证实椎间隙高度得到恢复、颈椎生理前凸部分恢复、植骨块无移位、脱落、塌陷 ,钛钢板及螺丝钉无移位及松脱。 5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 结论 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冻干异体腓骨移植融合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术可替代自体骨移植融合术。此手术方法短期效果可靠 ,减少了取髂骨的并发症 ,椎间隙及颈椎的生理前凸可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